作为排名世界第一的公立全研究制艺术院校,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CA)副校长肯·尼尔(Ken Neil)教授,9月27日现身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WDCC),登上“生生不息:设计驱动的生态・生产・生活新未来”科技与时尚智库论坛。其间,皇家艺术学院与东华大学共同发起的“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创意设计产业项目在大会发布,这也成为皇家艺术学院目前在中国唯一的共建机构。
世界设计之都大会黄浦滨江会址。
设计无界胜亿优配,今年世界设计之都大会更显国际大牌范。坐落于世界设计之都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始建于1837年,是世界上首个专门教授艺术和设计的学院,在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历年来稳居全球第一。按照“设计+科技+商业”的三位一体合作模式,皇家艺术学院上海中心(Royal College of Art Shanghai Centre)将成为东华大学设计学交叉学科全球化战略的重要支点,建成为面向国际的开放交流平台。
位于英国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n 新华社/路透
肯·尼尔教授表示,皇艺希望借此平台亮相上海,与东华大学在教育与科研领域深度协作,联动中国与全球的创意产业、创新人才与设计社群,共建创意创新生态。在当天科技与时尚智库论坛的圆桌上,他强调:设计教育应当跨学科、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地工作。
衣尚东方——“镜・界”超时尚秀在大会上演。
同日在沪举行的WDCC 2025 首届国际设计科学大会上,国际设计教育成就奖揭晓,奖项授予日本名古屋城市大学国本桂史教授、东南大学凌继尧教授、德国曼海姆设计学院托马斯·弗雷德里奇(Thomas Friedrich)教授、韩国国立全北大学金泰浩教授,并追授于近日在巴西拍摄纪录片不幸坠机遇难的“海绵城市”专家、北京大学62岁教授俞孔坚。生前,俞孔坚曾为北大建筑与景观学院创始院长、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WDCC 2025首届国际设计科学大会开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这一国际奖项旨在表彰全球设计教育领域的杰出贡献者,评选过程秉持严谨公正原则,获奖者均为行业公认的学术领军者。此次颁奖是对5位教授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也为国际设计教育界树立创新育人的标杆范式,激励教育工作者投身设计教育革新。
2025世界设计之都大会主会场。
从“海绵城市”到“海绵星球”,绿色协调可持续的设计理念正在世界范围内演进中。“当我们谈论自然正增益时,并非仅指‘减少伤害’,而是强调‘增加益处’。”根据“生生不息”的大会主题,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上海区域项目总监王倩在智库论坛上表示,应将设计视作系统工程:从材料源头、供应链透明度、使用周期,直至回收再生,在每个环节嵌入集体行动——品牌、工厂、消费者与政策多方协同发力。“每一次选择都在重新塑造生态资产的负债表,推动时尚行业从资源索取者转变为生态修复者。”
首届国际设计科学大会以“设计科学与人类未来”及“生活美学与未来乡村”为双主题。
师法自然、道法天成胜亿优配,乡村可能是人世间与自然界最接近的地方。当天,由上海市经信委、金山区、国际设计科学学会、上海交大及上海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指委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设计科学大会发布《乡村美学导则》,从乡村自然景观美、乡村建筑风貌美、乡村民俗文化美、乡村人居生活美、乡村美学经济、乡村美育体系等维度构建乡村建设系统指引。同步揭晓的上海市金山区漕泾镇、福建省宁德市下党乡等10个乡村美学小镇创新案例,获国际设计科学学会授予的“全球杰出设计奖(典型案例奖)”,展现美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多元实践。
海通富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